查看原文
其他

心痛!千百年形成的“蹄窝”,伤痕累累

北京日报 2024-02-20


近日,走过京西玉河古道的市民发现,古道的“蹄窝”上面留下一道道新的划痕……对此,志愿者在上山途中安装提示牌,提醒过往游人要保护古迹,路过“蹄窝”时脱掉冰爪。

早上8时许,沿玉河古道往“蹄窝”遗迹处进发,一路上众多的古村、古桥、寺庙、古宅、关城、天梯等文物古迹引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登山游客。一路跋涉,过了“十八折”、峰口鞍关城的城门洞,往西又走了200米就到了玉河古道遗迹——“蹄窝”的所在地。一段19.5米长的路面上,150多个清晰的“蹄窝”已映入眼帘。

记者在途中发现,面对积雪未化、湿滑难行的石板路,不少登山客或拄着登山杖,或在鞋上套上了冰爪

“蹄窝”上伤痕累累

“‘蹄窝’上怎么这么多新伤?”这时,刚赶到的志愿队队长于有君俯下身子,抚摸着“蹄窝”上的划痕心疼地说,“划痕是新出现的,看起来十分清晰、密集,大多是并排着几道,应该是冰爪留下的。”

志愿者背着工具冒雪上山

于有君介绍,1月14日,志愿队上山巡视玉河古道时,就发现了“蹄窝”上有划痕。此前,他们在“蹄窝”附近的山坡上立了写有“行走蹄窝时收起登山杖等尖锐物品,以免无意识破坏蹄窝”的标识牌。但最近发现,防滑冰爪开始在登山客中流行起来。一些脚蹬冰爪的登山客来探访古道,并没有意识到冰爪对“蹄窝”的破坏很严重。

志愿者们安装提示牌

正说着,3名穿戴着冰爪的登山客向“蹄窝”走过来。

“请您把冰爪先脱下来,不要让齿尖磨伤了古迹,等经过了这段您再穿上。”于有君急忙大声提醒。听到喊声,3名登山客很快把冰爪收了起来,并连说,“不好意思,我们没想到……”

看到登山客们走远了,于有君又叫来队友,将事先制作好的两块提示牌,安装在古道附近显眼的位置上。

志愿者们立的提示牌(右侧)

“京西采煤业从辽代开始,至明清长达上千年。山路难行,驮煤的骡子踏着前面骡子的蹄印才能安然走过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来来往往,久而久之硬是在这用石头铺就的古道上踏出了深深浅浅的‘蹄窝’,这是经过千百年才形成的奇观。它诠释了门头沟历史的沧桑变迁,也是西山文化的展示。”于有君说,守护古道遗迹,守护“蹄窝”是所有人的责任,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,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古道的保护意识。

锐评:

“蹄窝”划痕,也是文明伤痕

古道“蹄窝”不仅仅是石头,更是岁月和文明的刻痕。不破坏景观外貌是常识,“蹄窝”附近山坡上竖立的保护提示牌也清清楚楚。说到底,就是部分驴友没有意识到冰爪对“蹄窝”的破坏性,没有意识到足踏冰爪就是踩踏文物。踏石留痕,留下的是不文明印迹。

近年来,破坏古道及“蹄窝”的行为不是一次两次了。有人开着越野车穿越古道,导致蹄窝边缘因车轮多次碾压而破损;有人骑着摩托车越野,把蹄窝压得不成形状。视频显示,有越野车遇到坑洼处就猛踩油门,轮胎与古道上的石头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。肆意碾压古道蹄窝,还拍成视频炫耀,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到底是什么心理?给古道“蹄窝”添新坑,暴露了这些人文明素质的大坑。

京西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,也是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级古道。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京西古道探寻文化秘境,越是这样,市民和游客越应该提高对古道的保护意识。面对低素质的驴友,甚至是组队出行的登山团队,单靠志愿者团队的劝说引导显然无济于事,应有更加有力的惩戒手段。

透过“蹄窝”,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足音。保护古道,保护“蹄窝”,才能沿着古道领略历史的厚重,重温文化的印迹。

北京日报(ID:Beijing_Daily)记者 褚英硕 实习记者 孟雅檀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】

监制:刘昊

编辑:钱绯璠

推荐阅读




近期热门视频



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,欢迎关注~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心痛!千百年形成的“蹄窝”,伤痕累累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